首页

女王坐脸各种坐姿

时间:2025-05-30 04:46:55 作者:包粽子制香囊穿汉服 华裔大学生和外国留学生在南京体验中华文化 浏览量:95032

  中新网南京5月29日电 (施红 朱晓颖)学习挑粽叶包粽子、碾香料制香囊、尝试汉服妆造……28日,“同乡共井·寻味秦淮——华裔新食代”端午传统美食文化体验活动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举行,近20名在南京各高校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体验中华传统文化。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在南京过端午节,通常包的粽子有四角粽、三角粽、异形粽等。大家先捏起三片粽叶,卷成漏斗状,再选择甜口或咸口的馅料塞入其中、压实,用粽叶将口封住,用绳子把粽子扎紧。”当天,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向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介绍中国端午节的由来、端午节习俗,并手把手教学生们包粽子。

  在制作香囊、汉服妆造体验环节,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挑选艾草、陈皮、薄荷、茉莉、玫瑰、薰衣草等原料放入研磨器里,进行手工研磨,将磨好的香料装进香囊里;在南京金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美容美发专业学生的帮助下,女生们盘起不同造型的中式发髻,佩戴上流苏珠钗,换上汉服,体验中式美学与浪漫。

在南京就读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学习包粽子。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的马来西亚留学生雷家悦告诉记者,曾祖父祖籍为中国海南省,他是家族中的华裔第四代。在马来西亚,华侨华人在端午节有吃娘惹粽的习俗。和南京的粽子不同,娘惹粽的颜色是类似青花瓷的蓝色。“这次在南京第一次尝试自己动手包粽子,尝试本地粽子的味道,这样的体验很有趣,感受到犹如家庭亲情的温暖。”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表示,她们对中华传统文化都很感兴趣,为此一同到访六朝古都南京,进入高校求学。此次第一次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佩戴发簪的经历让她们难忘。

就读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双胞胎姐妹杨舒淳、杨舒湄试穿中国古典服装。中新网记者 朱晓颖 摄

  南京市秦淮区台办主任、侨办主任江颖在致辞中表示,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2009年,中国端午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南京是中国六朝古都,希望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在南京多走一走、看一看,通过文化体验,成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文明互鉴的实践者、创新传承的探索者。

  当日,参与体验活动的华裔大学生、外国留学生获颁相关证书,并集体合影留念。(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巴黎奥运)“剑神”张家朗卫冕 中国香港创奥运最佳战绩

林先生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自己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年需要通过抽取指尖血的方式进行血糖值检测。虽然已经习以为常,但针扎进手指的疼痛也有些犯怵。

佛得角音乐家:希望有更多机会与澳门音乐家合作

具体而言,财险和意外险以及寿险和健康险都将保持稳健增长。预计2024至2025年,财险和意外险名义保费增速为6.7%,比去年略有下降但不多,总体保持稳健;寿险和健康险的名义保费增长预计将回到6%的趋势性水平,健康险市场维持温和恢复态势。(完)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紧急部署做好寒潮雨雪天气应对工作

机器人把生产好的光伏玻璃从流水线上“抱”下来,再轻轻放在旁边摞好,这是彩虹咸阳超薄高透光伏玻璃生产线的全自动化生产环节之一。据彩虹显示器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淼介绍,咸阳市G8.5+基板玻璃生产线建设项目,突破了“卡脖子”的关键技术。项目完全达产后,每年生产基板玻璃1450万片,保障我国1.5万亿规模液晶面板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典型执法案例(非煤矿山)

自今年9月12日交付卡气“百船项目”全球首船以来,沪东中华持续聚焦“船坞高效搭载、码头快速调试、试航流程重构”等关键环节,围绕围护系统与低温液货系统两条建造主线,创新优化工艺工法,推行数字化建造,全力打造卡气“百船项目”精品船型。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连续交付3艘船,成功上演“帽子戏法”,也跑出了中国船舶制造的“加速度”。

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启播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

“在当下,武侠小说最基本的要求,是写真情实感。”六神磊磊说。比如,在金庸小说中,大侠也是有穷有富,要操心财务问题,只不过后期影视剧淡化了这一点,让观众觉得好像大侠都不用挣钱,“在金庸小说中,金钱系统并没有被忽略,反而是很多情节触发的前提条件。”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